第三,加强监管力度,落实相关政策。
印度深水区和超深水区的天然气开发成本相对陆上天然气开发成本要高很多ONGC此举紧随印度政府3月初作出的一个允许生产商对从位于印度深水区和超深水区油气盆地开采的天然气要求更高价格的决定。
本月初,ONGC的一名高级官员曾说,为了利用更高的天然气价格,ONGC将在3月底前宣布一项投资大约50亿美元开发东海岸油气资产的计划。新德里报道,为了增加天然气产量以及从政府政策变化中获益,印度油气巨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日前批准了在今后的几年里向东海岸油气资产投资3400亿卢比(大约50亿美元)。印度深水区和超深水区的天然气开发成本相对陆上天然气开发成本要高很多在印度,沙特的石油大国出口地位也被尼日利亚代替。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沙特的石油价格没有竞争力,因此失去了本国的石油国王地位。
两国正在发展新的石油路线,据报道,印度正在解除其与中东地区国家的石油合作协议,转而与非洲产油国建立合作关系。截止至2040年,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石油的消耗占世界石油消耗总量的比率将翻倍至约30%。这就意味着从未来现金流的基础看,根据会计核算看起来无利可图的生产,仍然可以产生正的净现金流,或只有少量现金流失。
下面是我们对若干重要问题的见解。目前,美国基础设施足以应对原油出口量的增长。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商品价格下跌,部分抵押品流向市场,新的作为借贷抵押品的商品需求下跌,使得中国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甚至超过经济放缓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可能为1%至2%。
在成熟的工业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实际GDP增长至多为2%,甚至连这一增长在2016年都困难重重。短期因素则包括滞后的反馈回路和生产商应对价格下行环境的行为反应,以及美国取消原油出口禁令等政策反应。
因此,建造新的炼油厂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稳定且可预见的需求来源以及将原油从产地运到新炼油厂的合理运输成本。第一,当石油价格上升时,比如每桶油的价格可能在50美元以上的门槛,但远低于80美元,新的生产将再次有利可图,而且会比以前更快地投产。我们对原油市场长期趋势的前瞻性分析,包括全球增长疲软、运输燃料效率持续提升、以及开采技术进步,都意味着石油的低价时代可能延续数年。简而言之,从需求情况来看,无论美国是否出口石油,油价暂时不会回归到上升环境。
在新兴市场,中国需求拉动下的繁荣已经一去不复返。5.美国原油出口基础设施的状态如何?出口解禁对美国湾岸地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西海岸/阿拉斯加地区。两个持续的需求趋势是(1)全球增长放缓和(2)运输燃料效率持续改善。为了在2016年9月之前为政府筹募资金,作为立法事项之一,美国原油出口禁令在2015年12月被解除了。
在亚洲靠近中国的国家当中,中国这一强大领国的增长放缓成为影响其经济前景的主导因素。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衰退或增长放缓很难归结于一个原因。
此外在需求方面(而未必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包括运输燃料效率的持续进展。1.哪些方面确有变化?根据之前的法律,美国的成品油可以出口,原油出口则需要许可。
油价下行最大的价格风险主要来自中国经济硬着陆导致的全球性衰退虽不大可能但值得考虑。通过增产,他们能够至少保持一定的现金流。I.关键的长期趋势意味着持续的低价环境如概要所述,无论是需求还是供应趋势,都意味着价格持续低企。事后来看,在2014年下半年崩盘之前,油价在如此长的时间高居不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由于我们分析原油市场的行为反应和对价格下跌的反馈回路,我们将再次回到长期支出和债务承担促使生产保持强劲(即便价格下滑)的主题,至少会在较长时间如此,这使得价格与生产反应周期出现了复杂的滞后。目前可能改变增长前景的因素并不明朗。
从2013年到2014年,美国石油输送和储存基础设施基本追上产量增长速度,价差显著收缩。基本上,21世纪初在中国实际GDP增长10%,以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强劲增长带动下的大宗商品需求畅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第二,2015年资本投资匮乏以及2016年可能还会缺乏的投资将开始影响生产,只要油价低于每桶50美元,美国在2016年以及以后的产量可能会比2015和2014年的水平大幅下降。WTI-布伦特原油现货和长期期货的价差略微收紧。
B.美国解除石油出口禁令。第二,人口老龄化的格局使得政府竭力向内需拉动型增长的转型极为困难。
而这些成熟工业国家最首要和最大的增长挑战,是人口模式。此外,技术的发展使得运输的燃料效率大幅提高。人口不再增长并且正在进入老龄化,劳动力增长近乎零。IV.综述我们的分析勾勒了原油价格长期低企的基本图景。
换句话说,由于炼油厂全球环境的变化,今后几年的出口趋势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并非立竿见影,因此即使原油出口逐步增长,美国成品油出口仍有可能保持稳定。因此,出口解禁是一个利好因素,有助于增强美国石油(西德州轻质原油,又称WTI原油)作为全球基准的地位。
我们认为这是2014年秋季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美国对亚洲的石油出口出现一定增长。
此外,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拿到建造新炼油厂的许可都很困难,不是拿不到,但确实难度很大。资本投资减少对于生产成本更高的地区带来的冲击可能更大,例如北海,十几年来北海的石油产量一直在下降,而维护和边际成本更高。
因此,在有利于恢复市场平衡的情况下,会议决定维持2011年12月协商的每天3000万桶的产量。由于原油出口解禁将逐步改善所有石油产地之间的竞争,预示今后几年布伦特和WTI原油之间的平均价差将极小,但由于北海地区可能出现恶劣气象和维护供应中断,并且布伦特原油产量下降将导致基差风险显著上升,因此两者之间的价差仍有可能围绕平均价差出现明显波动。第四,我们注意到中国仍然是一个依赖出口的国家。短期利率低企,央行的资产购买(即量化宽松)可能将资产价格提升至其原有水平之上,但鲜有证据表明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尽管这随着技术进步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可以实现,但成熟经济体不大可能。多个长期供需力量以及部分短期响应因素交杂,令我们很难拨开未来走势的迷雾。
在成品油的使用方面,70%-75%的运输燃料是原油。货币政策再难刺激增长的原因是,并没有触动增长放缓的根本性问题。
事实上,由于多年来历届总统采取的措施,加上其他规则变更,该禁令可以说早已漏洞百出。自2008-2009年的衰退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用尽各种办法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增长,但均徒劳无功。